世界友誼日:一輩子值得擁有的 8 種朋友✨
《在一起孤獨》:「我們從沒這麼熱鬧,也從沒這麼孤單過。」

7/30 是「世界友誼日」!實在好喜歡這個日子哦,所以決定做一篇貼文跟大家分享。
前陣子接觸到一本,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所撰寫的《在一起孤獨》,裡頭講到,現在這個時代,我們比以往都更容易聯繫,但人人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。
「人們彷彿同時成為了社交達人與孤獨患者」,在這個大家都很忙、也很容易「消失」的時代,那些願意花時間、留下來陪自己好好說話聊天的人,實在是越來越稀有的存在🥺
如果你身邊有出現心理學家說的這八種朋友,記得花時間跟他們說聲:「有你真好哦」!
我們從沒這麼熱鬧,也從沒這麼孤單過。
美國的社會心理學家 Sherry Turkle,觀察到當代社會:「即便人與人處在同一個空間,但心卻被手機拉走,滑社群、傳訊息、發文⋯」我們在追求連結的同時,也失去了真正的交流。
Sherry 指出:「我們一起,卻各自孤獨。」並以此概念,寫了《在一起孤獨》一書。在聚餐、開會、甚至家庭時光中,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,只要一無聊,就不自覺滑起社群、回訊息,逃進不同的 APP,卻遠離了眼前的人。
我們把「聯繫」誤當成了「連結」,漸漸忘了,怎麼和眼前的人好好相處;也越來越感受不到親密的感覺。
科技越發展,為什麼感覺越孤單?
心理學家 Sherry Turkle 研究發現:
- 我們越來越習慣「透過螢幕」管理關係
- 人們越來越難(也害怕),面對即時、真實、沒辦法刪除的情感互動
當我們害怕說錯話、無聊就低頭滑手機、不知道怎麼安慰就不敢開口:人與人的情感連結,自然漸漸變薄。
《在一起孤獨》一書中提到:「科技讓我們保持連線,卻也讓我們失去聯繫。」但幸好,她也提出了一些解法方法!
怎麼破除「在一起孤單」?
1. 練習「獨處」,唯有如此,才能更好的與人相處
「人要學會獨處,才能學會與他人共處。」當我們總用手機填補空白時間,內在就少了與自己對話的空間,也更難承接別人的情緒。
2. 慢下來,接受不完美的對話
即時互動沒有撤回鍵,也難免語塞或說錯。然而,正是這些真實、尷尬、緊張的時刻,才讓彼此的交流有溫度。
3. 重拾「深度關係」的感受力
不是最常留言、按讚、回覆最即時你的人,才能算是好朋友。那些你可以沈默也不尷尬,說錯話也不怕的自在關係,更是無價的寶藏!
4. 留白,不用時時刻刻都在線
過度即時連線,會讓人喪失獨立思考與情感韌性。
「現實生活中的朋友」 ,是科技無法取代的!
心理學家們也研究發現:現實生活中有能傾訴、理解與陪伴的朋友,能有效減少孤單感、提升幸福感與心理韌性。
以下分享 8 種 心理學家們歸納出人生中值得擁有的朋友類型!
1.歷史見證者
陪你經歷過許多階段的老朋友,見證你怎麼長大、也陪你哭過、崩潰過。總是不需要太多解釋,他就是懂你!
2.啟發你的人
讓你想要變更好的朋友,他會在必要時推你一把,相信你能更棒、也願意陪你成長、慶祝你的成功,低潮時,讓你重新看見自己的潛力!
3.一起瘋的玩伴
沒辦法讓你好好坐著,專門帶你去冒險、讓你快樂大笑的朋友,總有無厘頭的對話和突發行程,每次相聚都像放風,重新充電。
4.療癒的傾聽者
你說什麼他都懂,不急著給建議,也不打斷你。你知道自己能安心地把脆弱交給他。
5.給你誠實回饋的人
他不怕你生氣,感對你說真話!他會提醒你正在自大、也會戳破你的自憐,有時刺耳,但你知道那是愛跟在乎。
6.一通電話就來的人
無論多晚、你說不清楚原因,他都來了。他的出現,就是最溫柔的支持。
7.讓你當自己的人
你們不用互相討好、也不怕彼此沈默,在他面前,不需要任何表演或偽裝。
8.不同階段出現的「新朋友」
你們也許還不熟,但總能帶來不同觀點。每個新朋友,都是世界的一個新角落!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