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善用情緒 90 秒法則🌻
你知道嗎,身體其實只要 90 秒就可以氣消。

根據神經科學家 瓊恩.羅森伯格所撰寫的《黃金 90 秒情緒更新》 指出,情緒的自然生理反應——平均只會持續 90 秒。
舉例來說:憤怒時,大腦會釋放相應的化學物質,這些物質會進入血液,造成體內的生理反應。而上述的過程,通常只持續 90 秒;之後我們的血液,便會完全淨化,「身體的生理反應」便會自然消退。
由上述可知,真正的情緒衝擊,其實很短暫。那為什麼有時候我們覺得情緒揮之不去?因為 — 當 90 秒過後,我們若沒有適時的覺察,大腦會開始重播情緒的故事、解讀、想像,結果讓那個情緒,延續了好幾個小時、甚至好幾天。
焦慮,是情緒感受被壓抑的結果。
當我們回避不願面對的感受和事物時,它們會轉化為焦慮。表面上,我們擔心結果不如預期,但內心真正的恐懼,是那些不如預期的結果,會帶來我們無法承受的情緒痛苦。
焦慮背後,其實是「脆弱」的感受。我們害怕這些情緒,因為它們讓我們感覺不安全,覺得自己脆弱無助。這才是焦慮的真正源頭。
「悲傷、羞愧、無助、憤怒、難堪、失望、沮喪、脆弱。」
這八種情緒,是當生活中遇上不如意事情時,最常出現的感受。
下次情緒來的時候,不妨試著提醒自己:
「這只是一個90秒的情緒反應。」
「我可以不用馬上跟著它的劇本走。」
「我正在經歷情緒,這很正常。」
允許自己感受情緒,但也提醒自己:「我不等於情緒。」
面對後,該如何排解?
- 接納情緒
- 允許自己去感受,不急著面對或壓抑。
- 表達情感
- 透過創作、寫日記、與朋友交談等釋放。
- 冥想與放鬆
- 深呼吸或冥想有助於平復內心的波動。
- 自我關懷
- 做些喜歡的事,給自己足夠的愛與時間。
- 尋求支持
- 當情緒不堪負荷時,適時尋求專業幫助!
承認有所脆弱,反而讓我們變得更堅強。
因為它讓我們更理解自己的需求和界限,並學會在困境中尋找支持與幫助,而不是硬撐。意識到自己的脆弱,並不軟弱;而是一種強大的自我覺察&自我接納。且能夠提升心理韌性,讓我們更健康地面對未來的挑戰!






#情緒覺察 #情緒健康 #自我覺察 #情緒管理 #心理健康 #selfcare #心理學 #自我照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