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.07 讓子彈飛一下
如果其實在某些時刻、無論自願被迫,你我都必須擔任生活裡的小丑,那至少要能娛樂自己吧?

嗨,七月的你:
最近過得好嗎?
正式邁入下半年,我今年的七月好滿,跟近期的對流雨一樣,又急又快。
忙碌工作之餘,非常慶幸上半年的自己,有遠見的在七月替生活安插了一段放空的釜山小旅行。乘著划算的機票與住宿,在澱粉之國,吃了好多喜歡的食物:Q 彈的韓國泡麵、外脆內嫩的烤腸、釜山人的日常湯飯、酥脆的韓式炸雞配啤酒、紮實的辣炒年糕⋯⋯光為了食物和便宜的拍貼機,我就願意千千萬萬遍的回訪韓國。能在吃飯裡感受到活著真好,實在是造物者賜予的美好。
雖然整趟旅行都是烏雲籠罩,沒能親眼見證傳說中的蔚藍釜山,但已心滿意足;也知道生活持續綿延、工作仍在堆疊,還會再回來充電的!這些天的最大收穫,是發現工作再忙,還是願意為自己抽出一點時間去陌生的城市放空、去生活裡探險;因為會換來一顆更清晰的大腦,繼續運作。
這個夏天,我久違規律地接觸球類運動,跟幾個朋友一起學網球,從零開始的學。生活過久了,會累積出許多理所當然;而要打破這個線性的思考,學習新技能、新技術、新興趣,往往是很不錯的選擇。
人喜歡做擅長的事,因為會有安全感和成就感。但這次,我才發現自己其實也很喜歡,接觸一些完全不知該從何下手的事物。因為在初來乍到的新領域,每個人都能自然地允許自己像兒童般的發問、失敗、練習、重來,毫不丟臉。
也是在學習新技能的時候,能一次次發現身而為人的其他可能性。這並不意味著要轉行;而是去看見,啊,原來自己的內在,還有這股學習力跟韌性啊。否則在日常工作中埋頭,時常會忘記其實除了工作、專業技能的養成,生活還有很多副本,值得經營投注。
學網球的過程很實際,錢包有點痛、練基本功的時候有點煩、但也長出了新的感受洞察力。接觸新事物,就像幫生活開啟一扇新的小窗;我好久沒有這種感覺了,很是享受。在河堤旁的球場,網球與教練,手把手帶我驗證了一些會想一直放在心底的領悟。
「練習時要盯著前方、不要東張西望,拍子才能揮的漂亮、擊球才能完整不飄移。」聽到教練說這句話的時候,心裡不小心噗哧笑了一下,還真是「人如其打球」啊。「不要東張西望!」也是我最常在日記裡跟自己說的話,地球上好玩的事太多了,學習將目光好好地專注於自己的目標,發力才能穩健、持續。
「揮拍要完整呀,把球揮出去後,動作也要好好收尾。」我常常打出去發現這球沒揮好,後續的動作也會跟著疲軟,想著下一球趕快來吧,我要重揮一次。然而,在網球的世界,每一次嘗試即使不盡如人意,也要好好把最後的收尾動作完成,再準備下一次出發。至於日常中,每項任務的收尾,大概就是回顧、覆盤吧。
每次被教練提醒,「拍子要揮完呀」,都讓我感覺,網球是一個很用力,卻仍能看起來相當優雅的運動;或許是因為它在乎每次發球、墊步等等的小細節,和擊球的完整度。若把「用力之後,也好好收尾」的精神,延伸至生活中,應該也會造就一番優雅漂亮的模樣吧。
還有還有,在學擊球時,教練說:「等球再過來一點在把拍子擊出,不要急著打,這樣球才會漂亮!」急著打的球,不一定是好球。很隨意的一句姿勢調整,為自己帶來了一整晚的思考;不只是打球,生活中的事也是。讓子彈飛一下,往往會出現更完整、飽滿的發展。
七月在孵化很多專案跟產品(五年日記!)。而自己求快的個性,常常忘記好事多磨,很是正常。希望這些寫下的文字,能一次次提醒自己,讓子彈飛一下不是放棄,是還願意持續相信與努力。
雖說還是最喜歡也擅長瑜珈,但偶爾學學新的運動,像是跟著身體一起歸零,一同理解,「啊!原來身體還能這樣!」在不同的規則裡,看見柔軟度跟肌肉的張力是能夠並存的。這種感覺很療癒,彷彿能重新感受,生而為人的自己是有生命力的有機體呀。謝謝網球,謝謝一起打球的朋友,也謝謝教練。
七月過後,台北租房大冒險即將滿一年,仍時常感到不可思議,傳說中磨人的台北生活,原來也可能是甘之如飴。都快忘記,已經告別學生身份超過一年了。目前作為一位自由工作者的生活,八成都能好好睡飽。不過要處理的大小事,其實也一件都不少;適當的分配時間與精力,是這一年最大的練習。
有要維持穩定收入的兼職工作、有非常在乎也願意投入的志業、有各式各樣的接案,以及剛好落在肩上的責任感。也有常常覺得自己責無旁貸的時候,會以為生活就只能如此。「就只能如此了嗎?」每當腦中浮現這個念頭,另一個聲音就會響起,「不是只能如此吧,是自己選的,是為了更嚮往的以後啊」。
喜歡且感激自己平凡但不虞匱乏的出身,教會我明白要去承擔自己做夢的生活成本。
但也偶爾會被社群上光鮮亮麗的貼文洗版,覺得怎麼此岸彼端,個個都是天選之人?覺得願意努力耕耘、早晚會開花,是太天真嗎?都快 25 歲,還可以這樣相信嗎?這些問題,平均三週會重新問自己一次,每次問每次答案可能隨狀態有所不同。
不過,這一年中最大的成長是發現,如果其實在某些時刻、無論自願被迫,你我都必須擔任生活裡的小丑,那至少要能娛樂自己吧?(自從有了這個看事情的切角,遇到不如意時容易舒坦許多!)
每個人都想去更高更遠的地方,不過生活始終在腳下啊。腳下是扎根的地方、也是讓生命得以茁壯的地方。踏踏實實地過生活,用自己的勞動成果換取想要的生活體驗,是一件很值得為自己驕傲的事吧。
最後想說,最近也仍持續學著說不,學著不把珍貴的時間通通分出去。若發現自己怎麼一點時間都沒有,其實也是我在無意識中默許大家瓜分走的,責無旁貸。
啊,信末,8/3(日)下午有 We Care Self-Care 的年中活動—「數位排毒:離線找真 Life」,報名倒數最後兩席。如果你有興趣,我們可以一起在忙碌之餘,感受讓子彈飛一下的寧靜。
祝 找到幫生活開小窗的自在
Maggie
2025/07/28 17:25
第一次在和解信放影片,因為這個景真的太酷了!想跟大家分享!
如果想回信分享你的感受、你的七月!
歡迎寄到這裡 selfcare.freewriting@gmail.com
如果你喜歡這封和解信,歡迎分享或轉寄給你的在乎的人:)
如果你喜歡這次的內容,別忘了將信件 移到主要收件夾 或是 標記星星,才不會錯過未來的和解信噢!
歡迎 小額贊助 和解信,支持我能花更多時間創作 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