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.06 一團毛線

休息的時候,要放下過去的努力。

2025.06 一團毛線
春夏場的系列工作坊都在六月底,順利完結啦💛 謝謝能因為工作坊跟每個在乎自我覺察、在乎設計人生的靈魂相遇!

嗨,六月的你: 

六月是習慣吸收很多畢業演說內容的季節。雖然已經不是學生了,但每次看畢業演說,都還是會有種把自己歸零再出發的感覺。

雖然有些人可能會覺得,畢業演說就是雞湯大總匯,但生活不如意,真的十之八九;都知道要持續前進、持續累積,然而,要繼續往前走,誰都有「需要跟別人借點勇氣跟相信」的時候。

六月讀了一段很喜歡的畢業演說。是《僧人心態》(Think Like a Monk)作者 Jay Shetty 今年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畢業演說。整篇演說,有很多戳中我心的部分,節錄了其中很有感的兩段跟你分享! 

我知道你會對「想得到什麼」充滿雄心,但我也希望你對「想失去什麼」一樣有決心。放下對認可的執著,放下比較的執念,放下「我不夠好」的恐懼。
 從明天起,每天寫下一件你付出努力才完成的事,即使沒有人看到。它不是你取得了什麼成就,也不是你得到了什麼讚美。而是那件事花了你的勇氣、能量或自律完成的事情。也許是你在不想起床時還是爬起來了,也許你發了那封一直拖延的信,也許你在艱難對話中保持冷靜,也許你在最容易放棄的時候,還是選擇了為自己撐下去。當你開始用「努力」來衡量每天,而不是「掌聲」,你會真正感受到成就,而不再需要被認可。

整個六月,都在練習好好地存在於當下。也思考著自己與經營品牌、內容產製、設計產品的關係。因為月初回知青與學弟妹分享的機會,讓我得以把自己這幾年來的心路歷程好好梳理一次。

此次的爬梳,不只是講自我覺察、也是重新觀察從 2020 年至今,歷經了哪些選擇與轉捩點;如何一步步建構起自己的決策架構。真的是很少有機會分享以自身經驗為主軸的事情耶,大部分都在工作坊裡講自我覺察的運作與看見;這樣從「成長脈絡」出發的分享挺新鮮的,很感激。


用不帶批判的眼光,回顧自己的日常,感覺是跌跌撞撞磕磕碰碰連滾帶爬。有時候會覺得,自己是全世界最自由幸福、又活的很有意義感的人了;有時候又會懷疑,我是不是對自己太好了、還是太缺心眼,又或是正在被溫水煮青蛙、後知後覺,才會這麼快樂滋潤。

「人真的能這麼快樂的工作、過生活嗎?」

「生活這麼重,還能甘之如飴,合理嗎?」

不知道,可能這就是人生最最真實的樣子吧。一團美麗又凌亂的毛線球。 


行筆至此,還想跟你分享,最近非常非常期待(也算很跨出舒適圈)的事!

2025 的八月,我要去峇里島上瑜珈 200 小時的師培啦。記得在芬蘭那陣子的和解信,常常寫到瑜珈教會我的事情;一轉眼,練瑜珈快滿三年,瑜珈帶給我的祝福跟啟發,仍在日常中潛移默化的影響著自己。

每一次瑜珈練習結束後,都會接著一個 3-5 分鐘的大休息。「大休息」又名Savasana,攤屍式,意指讓自己的身體像攤屍一樣、把全身的重量交給地板、回歸自我。放下剛剛在練習時的努力,在課堂結束之前放空自己的身心靈。

「休息的時候,要放下過去的努力。」瑜珈老師在進入大休息前,總會這樣提醒我們。久而久之,這句話深深地留在我的腦海裡,也成為日常中的重要修行。該休息的時候認真休息,該用力的時候再好好用力。我常在想,如果生活也能貫徹這樣的精神,那應該會是一件很自由的事情吧。


還有還有,記得剛開始接觸瑜珈,看老師示範手平衡、頭倒立,都會覺得像是在表演特技,根本無法想像,自己的身體,有朝一日能夠去到那樣的地方、擺出那樣的姿勢。但就也傻乎乎地跟著練了好久,做不到就停留、做不到就再試一次、做不到也是可以的。

直到有一次,老師不經意地對我說:「有時候你以為自己的身體怎麼可能做到這樣的伸展,但其實只是沒有想像過身體其實可以!」瞬間恍然大悟,原來我用「限制信念」把自己框住了呀,體內的能力跟想像封印也因此被封印。

逐漸意識到,「限制信念」在身體跟頭腦其實都適用。練瑜珈後,我學著鬆綁框架、打開對身體&自我的認知。發現人的內在像藏了一整座宇宙,等著自己去探索!

面對即將來臨的峇里島微遠行,其實有點小緊張,好久沒有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,做長期的停留與探險了。連續二十天,每日早上六點到晚上六點的瑜珈培訓(包含體位法、身體結構、呼吸法、瑜珈哲學等),對我這個夜行人來說,肯定會是嶄新的作息體驗(試煉)。啊還有不間斷的茹素 20 天挑戰! 

目前沒有預設太多,只希望自己能好好活在當下、臣服身體、感受瑜珈的剛柔並濟。也給自己久違的一段大留白,思考即將邁入 late twenty 的人生,還有什麼想要去創造與追尋。也迫不及待把瑜珈帶給自己的美好與豐盛,用更系統化的方式吸收,回來轉譯給周遭也有興趣的親朋好友!


謝謝你讀到這邊!六月的信有點零散,但也欣然接受;這是生活的其中一種狀態。也告訴自己:總不可能每個月的生活都要很有啟發吧?

放下六月的努力,朝七月走去!

下封信見!

 

Maggie

2025/06/30 17:30

 

如果想回信分享你的感受、你的六月!

歡迎寄到這裡 selfcare.freewriting@gmail.com


如果你喜歡這封和解信,歡迎分享或轉寄給你的在乎的人:)

如果你喜歡這次的內容,別忘了將信件 移到主要收件夾 或是 標記星星,才不會錯過未來的和解信噢!

歡迎 小額贊助 和解信,支持我能花更多時間創作 :)

訂閱 每月一封和解信 & 自我覺察工作坊資訊